首页

新闻动态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聚焦前沿,赋能未来:机电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成功举办“制造装备与智能运维前沿技术”座谈会

来源: 日期:2025-08-05作者: 浏览量:

为促进学术交流,拓宽科研视野,紧跟智能制造领域发展步伐,新疆工业学院机电与自动化工程学院于2025年8月4日成功举办了“制造装备与智能运维前沿技术”座谈会。本次座谈会特邀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床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国锋教授担任主讲嘉宾。学院领导、相关专业教师等踊跃参加了此次学术活动。

座谈会伊始,主持人蒋奇教授简要介绍了王国锋教授的卓越学术成就。王教授长期深耕制造装备智能运维研究领域,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课题20余项,荣获省部级科技奖励金奖1项、一等奖2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0余篇,在学术界和工业界享有盛誉。

王国锋教授围绕“制造装备与智能运维前沿技术探讨”这一主题,带来了内容丰富、见解深刻的报告。

工业机器人故障诊断技术最新进展:王教授系统梳理了当前工业机器人故障诊断领域的研究热点与技术难点,重点介绍了基于多源信息融合、深度学习等前沿方法的智能诊断技术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强调了其在提升生产可靠性与安全性方面的重要价值。

智能运维在高端装备中的应用:结合其团队在装备状态监控与智能维护方面的丰硕研究成果,王教授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智能运维系统的核心架构、关键技术(如预测性维护、数字孪生)及其在高端数控机床、大型能源装备、轨道交通等领域的成功应用案例,展示了智能运维技术如何有效提升装备运行效率、降低维护成本。

国家级科研项目申报经验分享:凭借主持多项国家级重大项目的丰富经验,王教授从选题立意、团队组建、方案设计、申请书撰写技巧、答辩要点等方面,倾囊相授了宝贵的项目申报经验,为学院师生特别是青年教师冲击高层次科研项目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指导。

报告结束后,现场气氛热烈,进入了精彩的互动交流与答疑环节。

张文智、曾庆璐、王安琪等青年教师结合自身发展,提出了新入职教师们都非常关心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新入职教师如何上好“第一课”?

王教授结合自身教学经历,强调了充分备课、了解学生基础、融入科研前沿案例、注重互动反馈的重要性,建议新教师多听课、多请教,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将扎实的专业知识与生动的课堂呈现相结合。

第二个问题是青年教师如何将自身科研方向与学校未来“矿业能源”的战略定位有效结合?

针对新疆工业学院服务区域发展的特色定位,王教授给出了切实建议。他指出,矿业能源领域的装备(如大型采掘设备、提升运输设备、矿物加工设备、能源动力装备)普遍具有结构复杂、工况恶劣、连续运行要求高、维护难度大的特点,这正是智能运维技术大展身手的舞台。他建议青年教师深入了解矿业能源装备的实际运行痛点(如关键部件磨损、故障预测、能效优化、远程运维),思考如何将自身在机器人、控制、传感、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方向的研究专长,应用于解决矿山智能化、装备健康管理、安全生产监控、能源高效利用等具体问题,积极寻求与区域内相关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将理论研究扎根于区域产业需求,实现科研方向与学校战略的同频共振。

王国锋教授对老师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富有启发性的解答,其深厚的学术素养和务实的建议赢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

本次座谈会内容前沿、信息量大、实践指导性强,为学院青年教师带来了一场高水平的学术盛宴。与会青年教师纷纷表示,通过聆听王教授的精彩报告和互动交流,不仅深入了解了制造装备智能运维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和发展方向,更在科研项目申报、教学能力提升以及科研方向与区域战略结合方面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座谈会的成功举办,有效促进了学院对外学术交流,激发了青年教师的科研热情,对推动学院在智能制造、智能运维等领域的学科建设和科研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义。